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、服务社会,我院组织四十余名学生组成多支实践团队,分赴全省各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本次实践以“艺术赋能时代发展”为主题,涵盖乡村振兴与文旅IP创新设计、校友寻访、AI与中国智慧寻访、非遗文化调研等多个方向,充分展现艺术学子在科技创新、文化传承、社会服务中的责任与担当。
访优秀校友,聚先锋力量
校友是学院发展的宝贵财富,我院“访优秀校友,聚先锋力量”校友寻访实践服务团奔赴杭州各区县市,采访了10余位在艺术设计、文化创意等领域卓有成就的校友。校友们分享了职业发展经历,并对学弟学妹们提出建议,“艺术行业需要创新思维,但更要脚踏实地,在实践中不断成长。”下一阶段,实践服务团会将访谈内容整理成案,为在校生职业规划提供参考。



创意助力乡建,文创赋能乡村
我院研究生“知行浙江”实践服务团聚焦乡村振兴,深入嘉兴乡村开展乡村振兴和文旅IP设计创新调研。团队结合当地特色,为主要农产品番茄进行文创IP设计,并通过拍摄宣传片帮助当地进行宣传。团队成员阮同学表示,“艺术不仅能美化乡村,还能带动产业发展。我们要用专业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”



体验现代农业,感知AI力量
我院“百名学子寻访百项AI+中国智慧”实践服务团走进知名科技企业四维农业及全国重点实验室,与AI研发团队深入交流,探索艺术、农业与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,团队成员体验AI智能等前沿技术,并尝试将传统艺术元素融入AI创作。实践团成员孟同学表示,“AI不仅是一种工具,更是艺术表达的新载体。我们要学会运用科技手段,让艺术创作更具时代特色。”



触碰千年非遗,传承文化根脉
我院“绫绢织梦,非遗薪传”实践服务团深入湖州南浔,调研双林绫绢织造等传统工艺。团队成员向非遗传承人学习技艺,并尝试通过短视频、文创设计等方式推广非遗文化。在双林云鹤绫绢厂,队员们了解了绫绢的前世今生和织造过程。这场探寻之旅让实践团成员深刻领悟非遗传承的当代课题,在机械化助力走向大众的同时,需坚守文化根脉,于创新应用中寻找平衡点,让千年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持久生命力。



本次暑期社会实践,全体学工团队带领学生走进全省多个区县市,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、体察民情民意,既拓宽了视野,也锻炼了能力,磨炼了意志,提升了素质,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艺术的社会价值。下一阶段,学院将继续搭建平台,鼓励更多学子用艺术服务国家建设、助力社会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