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6日下午,学院第二期“学涯艺谈”辅导员工作沙龙在7号楼410B如期举办,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、创新创业中心主任,浙江大学“晓智”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室负责人陈璞应邀作《学生工作创新实践与育人体系 — 以浙大计算机学院为例》主题分享。 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魏江会见了陈璞,与之亲切交谈并向陈璞赠送了他新出版的专著《跨越商学边界:新商科手册》。

陈璞以“持续学习是辅导员的必修课”为引,将自己十余年深耕辅导员岗位的成长之路娓娓道来。她结合自身以及同事在业务精进、科研探索、语言学习等方面的进阶历程,生动展现了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无限可能,为在场学工人勾勒出清晰的成长路径。
案例分享环节,陈璞围绕评奖评优、党建工作、心理育人、创新创业等多个关键领域,分享了一系列极具创新性与示范性的出圈案例,生动诠释了如何在平凡岗位上实现专业突破,让辅导员工作的成就感与价值感得以具象化呈现。针对辅导员职业发展,陈璞给出三点建议,首先要“深耕主业,拓展边界”,既要扎实做好基础工作,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,掌握新本领,积聚新资源,扩宽新边界;其次要“善用工具,提升效率”,特别分享了AI技术在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创新应用,通过现代化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和质效,时时保持与当前学生的本领同步;再次要“勤于思考,善于总结”,培养主动思考的职业习惯,有意识地训练自身文字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,努力通过多参与重要工作来持续提升这必须练就的两项辅导员傍身“硬本领”。
交流互动环节,面对“辅导员如何实现专业化成长”“工作久了如何克服职场倦怠感”“怎样平衡工作与家庭”等辅导员关切的问题,陈璞以自身经历为例,从深耕专业、调节心态、合理规划等角度逐一耐心解答。她多次动情谈到“学生会记得你曾经的付出”,并分享多个毕业生专程返校探望、重大人生节点第一时间报喜等真实故事,那些跨越时光的温暖互动,不仅是师生情谊的生动见证,更印证了辅导员工作的深远价值。陈璞借此鼓励年轻辅导员永葆热忱、主动作为,在点滴付出中收获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,真挚话语让在场人员深受触动。

活动现场,艺术学工团队反响热烈,大家纷纷表示,此次沙龙干货满满,为职业发展指明方向,更为实际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。下一阶段,全体辅导员们将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工作动能,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学生工作。